
秘境山川,全域宝藏,和陇南网一起来认识陇南!
2024-03-05
如果说,横亘在祖国西北内陆的甘肃像一幅文化的“长卷轴”,那么陇南必将是这幅文化长轴的点睛之笔;如果说,斜卧在青藏高原脊背的甘肃像一把温润的“玉如意”,那么陇南必是这把精美如意的美丽一端。《孤独星球》曾将甘肃列为亚洲值得一探的旅游地,那么陇南,无疑是千里陇原生态、山水、历史、民俗、红色旅游资源皇冠上的明珠。
从中国地图上看,地处秦巴山区的陇南恰好位于中国地理几何中间,它东接陕西、南通四川,扼陕、甘、川三省要冲,古为“秦陇锁钥、巴蜀咽喉”之要地,今有“陇上江南”之美誉。
南北过渡带孕育的“陇上江南”
自古分界之地多奇俊。陇南正是处在南北分界线“秦岭—淮河”一线的秦岭西端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陇南被西秦岭环抱孕育,被长江支流嘉陵江、白龙江等众多水系浇灌滋润,被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浸润呵护,森林覆盖率高达68%,年降水量600毫升,平均气温16至18摄氏度,使得陇南不像苍劲彪悍的西北汉子,更像温润如玉的江南佳丽。赴一趟陇南之约吧,体验北方江南之独特韵味,感受“早知有陇南,何必下江南”的温婉秀丽。
地理环境多样的景色大观园
陇南巍然屹立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间,黄土高原、青藏高原、四川盆地三大地形区在陇南激情碰撞,中国地势第2、第3级阶梯在陇南邂逅,北纬33°(度)线横贯全境,从海拔4187米的高峰文县雄黄山,到低点海拔550米的罐子沟,狭小空间内落差达到3600多米,独特的地理、气候和生存环境,使得陇南孕育出绝大多数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型,正所谓:畅游陇南,领略微缩华夏。陇南是你必去打卡留念的景观天堂。
中国民俗文化的滥觞之地
绚丽多彩的陇南地处历史上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交汇过渡地带,这里多民族共处杂居,孕育出了丰厚的民俗文化。这里拥有国家划分的**(10类)非物质文化遗产,来到陇南,你可以目睹保存完整的西和乞巧文化,被誉为古老人类留存至今的活化石之称的文县白马藏族文化,中国戏剧研究活化石之称的武都高山戏,兼具南北风格、曲调高亢的两当号子以及千年不朽的西和麻纸制作工艺。来陇南吧,感受古人先民对生活的热爱,收获对传统文化的崇敬,安放被世俗红尘浸染的嘈杂之心。
茶叶飘香的陇上茶乡
陇南地处北亚热带,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,是我国典型的北方高海拔茶叶主产区。康县阳坝、文县碧口、武都裕河是甘肃的产茶区。这里所产茶叶具有“高纬度、高海拔、高香气”等特点,茶多酚、茶啡碱、氨基酸均高于临近茶区。茶叶蕾牙肥美、汤色鲜亮、清爽流芳,是**茶叶之上品,屡获**茶叶大奖。畅游绿色陇南,品茗听雨,寻幽候月,偷得浮生半日闲,其乐**,岂不快哉?
闻名海内外的千年药乡
陇南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药乡,现有中药材资源2492种。甘肃出产的五大“拳头药材”,均以陇南为主产地,尤以“西和半夏”“米仓红芪”“文县纹党”“宕昌当归”“铨水大黄”因其量多质优而名列**之冠,畅销世界。来陇南吧,来一场身心疗愈的“药养”之旅,漫步于中草药花海之间,深吸一口沁人心脾的山间晨雾,就像《忘忧草》所唱:“忘忧草,忘了就好,梦里知多少……”。
名副其实的西北酒乡
古往今来,文人相轻,独不轻美酒。一杯美酒,是灵魂的药水,可饮、可品、可歌、可颂,亦可养。如果把长江流域比做一条名酒长廊,陇酒就是长江上游深处的一杯美酒。得益于“陇上江南”的独特水土气候,以金徽和红川为代表的陇南佳酿,褪去了几分西北酒的辛辣凛冽,吸收了川酒绵柔香醇之精华,形成了身在秦陇,神似巴蜀之独特口感标识。放下牵挂,来一次多彩甘肃,赴一趟醉美陇南,品一杯醇厚金徽、饮一壶绵甜红川,体验古人“酒养人,水养神,不到天亮不回魂”的画意和真趣。
陇南位于兰州、西安、成都三角区域的中间位置,是连接西北、西南的重要通道,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。陇南正以“加速度”联结四方八面,如正加速施工的“武九高速”。其作为西北地区通往九寨沟的高速便捷通道,对陇南意义重大。通车后,武都至九寨沟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5小时缩减至1.5小时左右。
此外,新一轮西部大开发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、关中—天水经济区、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政策机遇叠加辐射惠及陇南,将为陇南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